浙商证券:
6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.71万亿,同比少增约1.12万亿。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2.67万亿,同比多增约1997亿元;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.06万亿,同比少增约8709亿元;财政性存款减少1.05万亿,同比多减约6129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320亿元,同比少减约2195亿元。结构上看,仍是居民部门同比增加存款。
我们想继续提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,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、购房。结合6月居民存款数据,我们估算2020年-2023年6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7.38万亿,相较上月继续增加约7700亿元,相比去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2.53万亿。当然,6月存在季节因素扰动,即银行往往倾向于在6月将到期的理财资金吸收为存款,以实现半年末冲量,这部分资金在7月将再次大量流回理财市场,即7月居民储蓄数据或有季节性下行。
但从数据总体特征看,仍体现出即使疫情因素消退,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,这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。我们认为,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,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,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。
上海越来越多人爱存钱了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你有没有发现,身边的人现在是越来越爱存钱了
远的不说,身边一个在房企做了很多年财务的朋友,前两年手里握了点钱
最近车市降价,她一直计划买辆车
但是最近她却绝口不提买车计划了,一问才知道,她悄悄算了笔账,还是计划将为数不多的现金留在手上、存入银行
这位朋友的想法,还让我想到去年大范围爆发的提前还贷潮,大家这么着急提前还贷,本质上也是充满了对未来现金流的焦虑
这两件事告诉我, 现在上海人对银行储蓄的现金,尤为敏感
然后,我挖了下上海人最近几年的存款数据,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不太可逆的趋势...
01
上海人均存款21万,什么水平?
前不久,央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中,上海以人均存款超21万的惊人数字引爆同城热搜
这个排名仅次于北京,位居全国第二,比浙江高出了近一倍
数据来源:中国人民银行
话题之下,不少网友纷纷调侃被“平均”了,很多人不理解每年搞这些抽象的人均数字有什么意义
其实,人均存款的增长与否,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居民资产配置的逻辑变化
04
当有一天,连上海人都爱上存款,这件事背后意味着什么
归根结底,大多数朋友都对现阶段风险采取回避措施,还是因为对未来预期的基本信心不足
纵使目前不管是在上海,还是其他城市,各种补贴、折扣,层出不穷
为的就是短期刺激部分消费,但修复整体消费者的信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任务
连上海人现在,都开始爱存钱了
可想而知,想要将全国的10万亿存款转化成为真正的消费动能,可谓任重而道远啊
除了收入提高直接拉动存款增长,特殊时期为了预防风险,居民自发减少消费、投资等行为,也会造成整体存款数额的上涨
我拉出2015年至今上海人的存款数据后,发现近几年上海的人均存款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
尤其2020年后,疫情三年各类消费场景受到限制,上海人均存款迅速上扬,且2021年开始存款线已经彻底抬头,明显高于人均GDP
数据来源:上海市统计局
这也更加说明了上海人在消费上的投入越来越少,钱并未进入市场充分流动,而是被大量存进了银行
为什么,大家有钱不愿花了?
除了疫情因素,我还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: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了
对比近两年的数据来看,2021年,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8027元,同比增速8.0%
而到了2022年,这个数字是79610元,仅比去年增长了2%
数据来源:上海市统计局
同年,上海的人均GDP达到18.04万元,同比上涨4%,从数据来看,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并未跑赢GDP
第三个原因,也正是因为以上两点,这两年的大额消费动能逐渐不足
先来看一组还挺乐观的数字:
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922亿元,同比增长了5.8%
其中,服务业迅速反弹,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9.5%
数字是挺喜人的,但是,这只是小额消费,整体来看,居民的大额消费和投资需求依然情绪不高,如房子、车子等
以楼市为例,受调控加码及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,2022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,双双跌入负增长区间
其中,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3.33万亿元,同比下降26.7%;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3.58亿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24.3%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车市的情况也不那么乐观,价格战从年初打到了现在愈演愈烈,不过买单的并未达到预期
所以啊,消费的回暖大部分只存在小额的消费上,要让如今的百姓像之前一样掏出一大笔钱,或者高负债买车买房,现在来看,还比较难
第二个原因,是去年开始投资收益,变得无比艰难
2022年股市行情全年处于低迷状态,大盘起起落落
很多股民朋友应该都感受到了,近两年股票、基金整体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
尤其2022年基金大跌,股票型基金年平均亏损达20.08%,近四年数据中直接垫底
数据来源:财新数据
有股友曾经调侃:如果2022年你的股票、基金没亏,收益就已经超过70%的人了
于是很多上海人面对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,索性暂时退出股市,转向储蓄落袋为安
一般来讲,居民的收入增速与GDP增长同步,才能保证大多数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,促进消费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22年上海的人均消费支出仅维持在4.6万元,相比2021年的4.89万元,消费率同比增长-5.8%
数据来源:上海市统计局
这么明显的下滑幅度,对上海来说其实并不多见
要知道多年来,上海始终稳居消费第一城
陆家嘴、淮海路-新天地、南京路、北外滩、徐家汇和豫园,六大商圈既接轨国际又连接本土,组成了一条世界级消费“金腰带”
然而,在国际消费中心的土壤下,这几年的上海人却有点不爱消费了
4月12日,杭州市商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,2022年杭州的人均消费支出为46440元,反超上海市的46045元、深圳的44793元
数据来源:各地统计局公开数据
2021年杭州人均消费支出的排名还在第三位,今年连跃两座城市,首次居于首位
“消费第一城”的名头,正式从上海变成杭州
迫于层层压力,与其花钱,不如存款,已经成了沪上打工人最基本的安全感来源
让当下的上海人储蓄意愿越来越强烈,基本不愿意做月光族了
03
所以,为什么上海人越来越爱存钱
结合上海本身的城市背景和目前的全国形势,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
上海人越来越爱存钱,无外乎以下三点原因:
第一个原因,还是对未来预期不足
这几天,我关注了一下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:
2023年第一季度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.5%,比上年四季度只下降了0.1个百分点,和2022年持平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单从数据上看,目前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,不过算不上乐观
眼前的实际情况大家需要了解:
2023年一季度,16-24岁城镇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均值为18.3%,这个数字是相当高的
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,没有了长期稳定的收入保证,上海的年轻人很难再将生活重心放在消费上
这个数据下,哪怕习惯了高收入高消费的中产阶层,也会在“中年裁员”的危机面前,越来越谨慎地对待消费和投资